【炙手可热的意思(成语词典)】“炙手可热”是一个常见于汉语成语中的词语,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非常受欢迎、地位显赫,甚至让人不敢轻易接近。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中,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尤其是在描述某些权力过大、影响力过强的人物时。
从字面来看,“炙”指的是烤肉,而“手”则是指人的手。古代的烹饪方式中,人们常用火烤食物,靠近火源的部分会变得非常烫手,因此“炙手”便有了“靠近火源、热度高”的意思。而“可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热度的强烈程度,合起来就是“炙手可热”,意指某人或某事极为显赫、炙手可热,让人难以忽视。
在成语词典中,“炙手可热”通常被解释为“手一接近就感到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这一解释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中的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里用“炙手可热”来形容杨国忠的权势之大,连皇帝都不得不避让三分,可见其地位之高。
在现代语境中,“炙手可热”更多地用于形容某些热门话题、明星、产品等,表示它们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例如,在娱乐圈中,一个演员如果近期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就被说成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在商业领域,一款新上市的产品如果销量迅速攀升,也会被称为“炙手可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炙手可热”本身并没有明显的贬义,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也可能带有批评或讽刺的意味。比如,当一个人因为权力过大而行事专断时,旁人可能会用“炙手可热”来暗示其行为令人畏惧。
总的来说,“炙手可热”是一个含义丰富、应用广泛的成语,既可用于正面的赞美,也可用于负面的评价,关键在于具体的语境和使用方式。了解它的本义和引申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避免误解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