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mdash及及mdash及李白)】“行路难”三字,本是古乐府旧题,原为民间歌谣,多写人生坎坷、世路艰难之感。而唐代诗人李白,以《行路难》为题,写下三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他以豪放不羁之笔,抒发胸中块垒,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开篇即见豪情,宴席之上,美酒佳肴,却无法驱散心中的苦闷。诗人虽身处富贵之地,心却如浮云飘荡,无处安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一句,道尽了内心的挣扎与彷徨。他不是没有才华,不是没有志向,只是这世道太难,前路太险。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想远行,却遇冰封;他想攀登,却见风雪。这是现实的阻隔,更是理想的困境。然而,李白并未沉沦。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乘风破浪,抵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怀之作,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心中有光,便不怕黑暗。李白用他的诗句,为我们点燃了一盏希望的灯。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精神。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面对挫折,不轻易低头。正如李白所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问路,也问自己。但他最终给出的答案,是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意志。
行路难,难在选择,难在坚持。而真正的勇者,从不因路难而退缩,只因心中有梦,脚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