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它记录了周公对其子伯禽临行前的谆谆教诲。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益;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广。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翻译: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伯禽时,周公告诫他说:“你去了之后,不要因为鲁国的富裕而轻视别人。我听说,品德宽厚而能保持谦恭的人,能够获得荣耀;拥有广阔的土地却能节俭自持的人,才能安定无忧;地位尊贵显赫却能保持谦卑的人,才是真正高贵的;人多兵强却能心存敬畏的人,才能取得胜利;聪明睿智却能装作愚钝的人,才会有所增益;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却能保持谦逊的人,知识会更加丰富。这六点都是谦虚的美德啊!那些身为天子、富甲天下的人,都是因为具备这样的品德。如果不谦虚反而失去天下、身败名裂的人,像夏桀和商纣就是这样。难道可以不谨慎吗?”
这篇文章通过对伯禽的教导,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提醒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应保持谦逊的态度。这种思想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