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时间。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讨论,学习如何在课间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课间十分钟的意义,并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生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间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课间活动场景。
2. 学生提前思考自己在课间的活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时候会感到很累呢?这个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放松一下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出课间十分钟的话题。
二、讲授新知(15分钟)
1. 介绍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 让身体得到休息,缓解疲劳。
- 调整大脑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 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建立友谊。
2. 分享课间活动案例
- 展示一些正面的课间活动图片或视频,比如做眼保健操、跳绳、聊天等。
-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危险的游戏。
三、课堂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你在课间通常做些什么?
2. 这些活动对你有什么帮助?
3. 如果让你重新规划你的课间时间,你会怎么做?
四、实践活动(10分钟)
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课间活动计划表,包括具体的活动内容、时间和注意事项。然后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计划,全班一起评价这些计划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课间十分钟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业布置:
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家人或朋友是如何利用闲暇时间的,下节课分享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课间十分钟
1. 作用:休息、调整、交流
2. 活动建议:眼保健操、跳绳、聊天
3. 注意事项:安全第一,文明礼貌
以上就是关于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间十分钟》教案的设计思路,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