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翻译:
在杨花飘散、子规鸟哀鸣的时候,我听说你被贬官到龙标,经过了五溪的险阻之地。我把我的忧愁之心寄托给那明亮的月亮,让它伴随着你一路前往遥远的夜郎以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至偏远的龙标(今湖南黔阳)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之情。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杨花”象征漂泊无依,“子规”则以其悲切的叫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第二句“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友人被贬的具体地点以及路途的艰难。五溪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更增添了诗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
最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之心寄托于明月,希望这轮明月能陪伴友人,减轻他的孤独和痛苦。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界的实体,更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祝福。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