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言文中,有许多经典作品流传至今,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蕴含了古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芋老人传》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故事。以下是《芋老人传》的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昔有芋老人者,其家贫甚。一日,天雨泥泞,有客至门,求食。老人出芋以饷之。客食毕,谓老人曰:“此芋甚美,然吾尝见于他处,皆不如君所炊者。”老人笑而答曰:“吾无他技,唯守朴而已。吾田少,不足以养吾身,然心常安也。”
后数年,老人之子游学归来,告老人曰:“父老矣,儿欲代耕,以奉甘旨。”老人曰:“汝能耕乎?吾尝闻耕者劳苦,非汝所宜。”子曰:“然则何为?”老人曰:“吾惟愿汝读书明理,以自立于世。”
又数年,老人病笃,临终前召子曰:“吾生平无他长,但知守本分。今命将尽,汝当谨记吾言,勿忘初心。”
老人卒,乡人咸称其贤。
翻译
从前有一位芋老人,他的家庭非常贫穷。有一天,天下起了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有位客人来到他家门口,请求给他点吃的。老人拿出自己种的芋头招待这位客人。客人吃完后,对老人说:“这芋头味道真好,但我曾经在别的地方吃过类似的,却都没有你做的这么美味。”老人笑着回答说:“我没有其他的本领,只是坚守朴实的生活罢了。我的田地不多,不够养活我自己,但我心里常常感到安宁。”
几年之后,老人的儿子从外地求学回来,告诉老人说:“父亲年纪大了,我想代替您耕作,来供养您。”老人回答道:“你能耕作吗?我听说耕种是非常辛苦的,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儿子问:“那我该怎么做呢?”老人说:“我希望你能够读书明理,从而能够在世间独立自立。”
再过几年,老人病重,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边说道:“我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只知道坚守本分。如今我的生命即将结束,请你记住我的话,不要忘记最初的志向。”
老人去世后,乡里的人都称赞他是贤德之人。
以上是《芋老人传》的原文及其翻译。这部作品通过简单的故事表达了深刻的道理,即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真,同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坚持正直品格的价值观。这种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