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持续上升,近视防控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监护者,家长在近视防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当前部分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低年级小学生家长群体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本研究以339名低年级小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评估了他们对近视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其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多数家长能够认识到近视的危害性,但在具体防控措施、科学用眼习惯、视力检查频率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认知不足。
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以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是影响其近视防控知识知晓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在知识掌握方面表现更为优异,而一些文化程度较低或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家长则表现出较为薄弱的认知基础。
此外,调查还发现,部分家长对“户外活动”、“正确读写姿势”、“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控制”等核心防控措施缺乏明确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区,如认为“戴眼镜会加重近视”或“只要不看手机就不会近视”等。这些错误观念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用眼行为,进而增加近视发生的风险。
为进一步提升家长的近视防控意识和能力,建议学校和社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科学的护眼知识。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讲座和培训,提高自身对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低年级小学生家长的近视防控知识知晓情况整体尚可,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有助于增强家长的科学防控意识,为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