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时间的含义,知道时间是宝贵的,学会珍惜时间。
2.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关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不浪费时间的态度。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守时、高效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 教具:时钟模型、绘本《和时间赛跑》(或教师自制故事)、图片若干(如起床、吃饭、上学、睡觉等)
- 材料:纸张、彩笔、计时器、小贴纸
- 环境布置:教室中设置“时间角”,展示与时间相关的物品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时钟模型,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它每天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时间”、“钟表”等词汇。接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名字叫《和时间赛跑》。”
2. 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和时间赛跑》的故事,可以配合图片或动画视频。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智慧老人,老人告诉他:‘时间就像一条河流,你越努力奔跑,就能抓住更多的时间。’于是,小明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每天早起、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玩耍……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快乐了。”
3. 讨论交流(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 “你觉得时间重要吗?为什么?”
- “你有没有像小明一样,有时候做事很慢?”
- “我们可以怎样和时间赛跑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适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4. 实践活动(15分钟)
活动一:我的时间计划表
教师发放白纸和彩笔,请幼儿画出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几点上学等。完成后,组织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计划表。
活动二:时间小挑战
教师设定一些简单的任务,如“在一分钟内叠好一件衣服”、“在五分钟内整理书包”等,让幼儿分组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完成后给予表扬和奖励。
5. 总结提升(2分钟)
教师总结:“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好好珍惜它,我们才能学到更多本领、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和时间赛跑’的小能手!”
四、延伸活动建议:
- 在班级中设立“时间小标兵”评比栏,每周评选出“最守时”的小朋友。
- 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共同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引导、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时间的基本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情境,进一步深化幼儿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与行为指导相结合,适合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