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译文】《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代表作,属于《相和歌辞·瑟调曲》。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戍边将士的生活与思乡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译文:
河边的青草茂盛生长,绵延不断,令人思念远行的亲人。
远行的人无法常常想念,但夜里却常常梦见他。
梦中他就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异乡。
异乡的景色与故乡不同,辗转反侧也无法相见。
枯萎的桑树知道风的来临,海水也懂得天气的寒冷。
回家后每个人都过得幸福,谁还会替我传话呢?
有客人从远方而来,送给我两条鲤鱼。
我叫孩子把鱼煮熟,发现鱼腹中有一封用白绢写的信。
我跪下来仔细阅读这封信,信中说了些什么呢?
上面写着“要多吃饭,保重身体”,下面写着“常常想念你”。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心理的刻画,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借自然现象比喻人情冷暖,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则巧妙地引入书信这一情节,使整首诗更具生活气息和情感张力。
《饮马长城窟行》不仅是一首思乡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古代生活画卷,展现了人们在战乱与离别中的情感世界。至今读来,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