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传原文及翻译】《班超传》是《后汉书·班超传》的简称,记载了东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军事家班超的生平事迹。班超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和智慧,在西域地区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为汉朝的边疆稳定和对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原文节选
>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兄固,为兰台令史,超亦博学,有壮节,常慷慨激昂,不拘小节。尝为太史令,后弃官,随兄至洛阳。
>
> 时匈奴侵扰,河西诸郡皆被其害。超乃上书曰:“臣闻昔者张骞凿空,通西域,使诸国宾服。今虽远隔,然若能遣使,以德怀之,必可招来。”
>
> 汉明帝嘉其言,遂拜超为假司马,将三十六人使西域。
>
> 超至鄯善,诈杀匈奴使者,震慑诸国。诸国皆归附,超因立其王,复通西域。
>
> 后又破龟兹,降于阗,定疏勒,威震西域。朝廷以其功,封为定远侯,赐爵关内侯。
>
> 超年七十,犹思报国,卒于洛阳,年七十一。
二、白话翻译
班超,字仲升,是扶风平陵人。他的哥哥班固担任兰台令史,班超本人也博学多才,性格豪爽,志向远大,常常情绪激昂,不拘泥于琐碎小事。他曾担任太史令,后来辞去官职,跟随哥哥来到洛阳。
当时匈奴频繁侵犯边境,河西一带的郡县都深受其害。班超于是上书皇帝说:“我听说从前张骞开辟道路,通往西域,使得各国臣服。如今虽然距离遥远,但如果派遣使者前去,用恩德感化他们,一定可以让他们归顺。”
汉明帝赞赏他的话,于是任命班超为代理司马,率领三十六名随从前往西域。
班超到达鄯善国后,假装杀了匈奴的使者,震慑了当地的国君。各国纷纷归附,班超便扶持当地的国王,重新打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之后,他又击败了龟兹国,降服了于阗,安定疏勒,声威震动整个西域。朝廷因此封他为定远侯,并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班超年过七十,仍然心系国家,最终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三、总结
班超一生致力于边疆事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不仅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也展现了中华儿女的忠诚与担当。他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忠勇与智慧的象征。正如他在出使西域前所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的经典名句。
结语:
《班超传》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记录,更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写照。通过阅读这段文字,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外交与军事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