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结核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睾丸结核虽然相对少见,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常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超声造影(CEUS)的应用,为睾丸结核的早期识别和病理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旨在探讨睾丸结核在超声造影下的典型表现,并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睾丸结核多由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经血行播散而来,属于继发性结核病的一种。其病理特征主要包括干酪样坏死、肉芽肿形成以及纤维化等变化。由于病变组织的质地、血流情况与正常睾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超声检查中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表现。
在常规超声检查中,睾丸结核可能表现为睾丸体积增大、回声不均、边界不清等。然而,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难以与其他睾丸肿瘤或炎症性疾病区分。而超声造影则通过注入微泡造影剂,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在超声造影下,睾丸结核病灶通常呈现为低增强或无增强区域,这与其内部的干酪样坏死及血管供应减少密切相关。此外,周围组织可能出现轻度增强,提示炎症反应或纤维化改变。这种“中心低增强、周边高增强”的模式有助于与良性病变或恶性肿瘤相鉴别。
为进一步验证超声造影所见,本研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存在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结构,伴有干酪样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其中,部分病例在超声造影中表现出明显的低增强区,与病理检查中的坏死区域高度一致。这一发现表明,超声造影不仅能够反映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还能提供与病理变化相关的血流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睾丸结核在超声造影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疑似病例,建议采用超声造影作为初步筛查工具,必要时结合病理活检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未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在睾丸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