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扬州慢(淮左名都)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扬州慢(淮左名都)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5:02:46

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自古便是江南胜地,有“淮左名都”之称。此地钟灵毓秀,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无数千古绝唱。姜夔的《扬州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以哀婉之笔,写尽了扬州昔日繁华与今朝荒凉的对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开篇便点明地点与心境。词人行至扬州,暂歇于城外,望着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心中不禁泛起波澜。竹西亭,是扬州著名的风景之地,而如今却已不复当年盛景,唯有残阳斜照,冷风拂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句描绘的是扬州城外的景象,原本应是春意盎然、绿柳成荫之地,如今却只见野草丛生,一片萧瑟。春风依旧,但人事已非,昔日的繁华早已随风而去,只余下满目苍凉。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这里的“废池”指的是战乱后留下的残破池塘,“乔木”则是高大的树木,象征着旧日的辉煌。然而,即便是这些古老的树木,也似乎对战争心有余悸,不愿再提起那段痛苦的历史。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整首词更具感染力。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黄昏时分,号角声在空荡荡的城中回响,寒意袭人。这一幕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凄凉的世界,令人不胜唏嘘。城市的繁华不再,只剩下孤独与寂寞。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曾在此地留下诸多诗篇。姜夔在这里借用杜牧之名,表达出一种感慨:若杜牧今日重游扬州,恐怕也会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惊。昔日的美景已成过往,如今只剩断壁残垣,让人难以置信。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虽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然而,桥下的水面已不再如昔,冷月无声,映照着这片沉寂的土地。这一句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尾一句,更是令人动容。桥边的红花年年盛开,却无人欣赏,仿佛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春天。这种孤寂与失落,正是全词情感的高潮。

《扬州慢》不仅是一首描写扬州风光的词作,更是一曲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咏叹。姜夔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使这首词成为宋词中的经典之作,流传千古。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