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青蛙吃害虫》教案(精选)】一、活动名称:青蛙吃害虫
二、适用年龄: 小班(3-4岁)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故事和游戏,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知道青蛙是“农田卫士”,能帮助人类消灭害虫。
2. 技能目标: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动作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
- 青蛙图片或玩偶
- 害虫图片(如蚊子、苍蝇、蝗虫等)
- 草地背景板或绿色地毯
- 纸质或布制的“害虫”若干
- 青蛙头饰若干
- 音乐《小青蛙》(可选)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青蛙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青蛙吗?它长什么样子?它会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如“有大眼睛、绿色的身体、会跳”。
接着,播放轻柔的音乐,教师讲述简短的故事《小青蛙捉害虫》,激发幼儿兴趣。
2. 游戏活动:青蛙吃害虫(15分钟)
-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戴上青蛙头饰,扮演小青蛙。游戏开始时,教师将“害虫”撒在草地上,孩子们要快速跳到“草地”上,把“害虫”抓起来并放进“青蛙的肚子”(塑料篮子或纸箱中)。
-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如“害虫”藏在不同的位置,或者增加时间限制,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 在游戏中,教师适时鼓励幼儿,表扬表现积极的孩子。
3. 总结分享(5分钟)
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围坐一圈,提问:“今天我们扮演了谁?我们做了什么?为什么青蛙要吃害虫?”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进一步强调青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延伸活动建议:
-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 观察活动:带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昆虫和青蛙,增强感性认识。
- 家园互动: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有关青蛙的动画片或绘本,拓展知识面。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结合故事和动手操作,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环保理念。今后可在活动中加入更多感官体验,如触觉材料的使用,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八、附:教学资源推荐
- 《青蛙的一天》绘本
- 动画视频《小青蛙捉害虫》
- 手工材料包(可用于制作青蛙模型)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乐趣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