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middot及炎光谢原文翻译及赏析)】《二郎神·炎光谢》是宋代词人创作的一首词作,以“二郎神”为题,借神话人物之名,抒发对自然、人生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词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与情怀。
一、原文
二郎神·炎光谢
炎光谢,风露冷,秋意渐深。
望远山如黛,云烟散尽,独倚危亭。
回首处,旧时踪迹,梦里依稀。
问苍天,何事多情,偏教离别?
长空雁影,孤鸿声断,寒蛩夜语。
念故园,灯火万家,谁共我、倚窗听雨?
欲寄相思,却无凭信,心随风去。
二、译文
炎日渐渐消退,风中带着寒意,秋天的气息愈发浓重。
远山如同墨色,云雾散去,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亭子上。
回望过去,那些熟悉的足迹,仿佛只存在于梦境之中。
我问苍天,为何如此多情,偏偏让我经历离别之苦?
天空中雁群飞过,声音渐远;一只孤雁的叫声断断续续,蟋蟀在夜里低吟。
思念故乡,那万家灯火,有谁和我一起在窗前听雨?
想要寄托思念之情,却找不到传递的途径,心中的情感只能随着风飘散。
三、赏析
这首《二郎神·炎光谢》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词中“炎光谢”象征着夏日的结束、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情感的冷却。
“望远山如黛,云烟散尽”,写出了秋日的静谧与辽阔,也映衬出词人内心的沉寂。“独倚危亭”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一人。而“回首处,旧时踪迹,梦里依稀”一句,更将回忆与现实交织,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与无奈。
下阕中,“长空雁影,孤鸿声断”以自然之物烘托情绪,雁南飞、孤鸿鸣,皆是离别的象征。而“念故园,灯火万家,谁共我、倚窗听雨?”则直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陪伴的渴望。最后几句“欲寄相思,却无凭信,心随风去”,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无法传达的思念与无处安放的心绪。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也反映了他们在动荡时代中对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深切向往。
四、结语
《二郎神·炎光谢》虽未广为人知,但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它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离愁图,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读之令人动容,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