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出色的马名师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
《一匹出色的马》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语言简洁生动,情节富有童趣。文章通过一个孩子在回家路上遇到一匹“马”的经历,传达了“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道理。故事中,“马”其实是妈妈用柳条做成的,但孩子却把它当作真的马来骑,体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心理。同时,通过朗读、讨论和情境再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如“郊外、景色、奔跑、惊讶”等。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 学习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 在合作探究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发现和欣赏身边的风景。
- 培养孩子乐观、勇敢、善于观察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 难点:理解“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柳条,感悟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朗读音频等)
- 教学挂图或板书设计
-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不懂的地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马”的图片,提问:“你们见过真正的马吗?今天我们要讲的‘一匹出色的马’是不是真的马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字词。
- 教师检查读音,纠正错误。
-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 分段精读,逐句分析:
- “我们沿着小路走回家,路边的景色真美。”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 “我突然发现了一根柳条,它像一匹马。”
讨论:为什么“我”会把柳条当成马?这说明了什么?
- “我跳上‘马’,开始奔跑。”
体会孩子的兴奋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纯真。
- 小组讨论:为什么妈妈说“那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认为“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4. 角色扮演,体验情感(10分钟)
-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我”、“妈妈”和“妹妹”。
- 通过表演,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5. 拓展延伸,联系实际(5分钟)
- 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把某样东西当成另一种东西?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升华,布置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感受到快乐。
- 布置作业:
-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眼中的“马”》。
- 画一幅画,描绘自己心中的“一匹出色的马”。
六、板书设计
```
一匹出色的马
—— 一部充满童趣的故事
郊外景色美 → 发现柳条 → 当成马骑 → 快乐奔跑
↓↓ ↓
想象力 真实的柳条 妈妈的智慧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和体验,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