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怜悯是人的天性》群文阅读配套练习--统编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怜悯是人的天性》群文阅读配套练习--统编版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1 08:18:16

怜悯是人的天性》群文阅读配套练习--统编版】在语文学习中,群文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多篇相关主题的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和整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本文围绕“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主题,结合统编版教材内容,设计一套配套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性中的善良与同情。

一、阅读材料

本组文章包括以下几篇:

1. 《人之初》(选自《三字经》)

简要介绍人生而善的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之心是人类本性。

2. 《孔融让梨》

讲述年幼的孔融懂得谦让,体现出孩童时期的善良与体谅。

3. 《孟子·公孙丑上》节选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说明怜悯是人天生具备的情感。

4. 《小王子》节选(第17章)

小王子对玫瑰的关心与保护,展现了纯粹的同情与责任感。

5. 《平凡的世界》节选

描述孙少平在艰难生活中依然愿意帮助他人,体现人性光辉。

二、练习设计

(一)基础理解题

1. 《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2. 《孔融让梨》中,孔融的行为体现了什么品质?

3.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里的“恻隐之心”指的是什么?

4. 在《小王子》中,小王子为什么会对玫瑰产生感情?

5.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他人的关怀?

(二)拓展思考题

1. 结合你生活中的经历,谈谈你是否认同“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说法?为什么?

2. 如果一个人没有怜悯之心,他是否还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3. 你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是否越来越缺乏怜悯?为什么?

4. 孔融让梨和小王子对玫瑰的关爱,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但它们共同反映了什么精神?

5. 从孟子的观点来看,“恻隐之心”如何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行为?

(三)写作表达题

请以“我眼中的怜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要求:

- 结合课文内容;

- 联系现实生活;

- 表达个人感悟;

-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三、教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比较分析:鼓励学生比较不同文本中“怜悯”的表现形式与内涵差异。

2.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同理心。

4. 批判性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怜悯”是否总是积极的,是否存在例外情况。

四、结语

“怜悯是人的天性”不仅是一句哲学命题,更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生命,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希望这份练习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也为学生的阅读之路增添一份温暖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