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彩虹伞》教案(通】一、活动名称
《彩虹伞》
二、活动目标
1. 认识彩虹的颜色,了解彩虹的形成与基本特征。
2. 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彩虹伞道具(可自制或购买)
2. 彩色卡纸若干(红、橙、黄、绿、蓝、靛、紫)
3. 音乐播放设备
4. 活动场地布置(宽敞、安全)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见过彩虹吗?它是什么颜色的?”
展示彩虹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彩虹的颜色顺序。
教师简单讲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如“下雨后太阳出来,水珠把阳光分成了七种颜色”。
2. 游戏环节——彩虹伞(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彩虹伞。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拉起彩虹伞,模仿“风吹雨打”的动作,感受彩虹伞的起伏变化。
可以加入音乐,让幼儿随着节奏摆动伞面,体验集体协作的乐趣。
3. 动手操作——制作彩虹(10分钟)
教师分发彩色卡纸,引导幼儿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制作简易的彩虹条。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并在完成后展示给大家看。
4. 总结分享(5分钟)
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彩虹,并说说最喜欢的颜色。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彩虹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象,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五、延伸活动建议
1. 在科学角投放关于天气和光的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 开展“寻找彩虹”户外活动,观察雨后天空的变化。
3. 结合美术活动,用颜料或水彩画出属于自己的彩虹。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兴趣浓厚,能够较好地理解彩虹的基本知识。通过游戏和手工操作,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今后可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生活化、趣味性的元素,进一步提升课堂效果。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教学,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